91育儿网
^
伯姓的姓氏起源 有内涵的名字

在典籍《周礼·春官》中明确记载:“大宗伯之职,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九命作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以小宗伯为佐官。”

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政权中,曾依《周礼》置六官,其春官府亦以大宗伯为长官,设卿一人,正七命;佐官为小宗伯,上大夫二人,正六命;春官府又有都上士,正三命。

到了唐朝时期,依然有大宗伯之职,在典籍《唐六典》中,就称大宗伯相当于礼部尚书,小宗伯相当于太常少卿,春官府都上士相当于礼部员外郎。后以大宗伯为礼部尚书的别称,少宗伯为礼部侍郎的别称,少宗伯即小宗伯。

直至明、清时期,人们还通常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

在历代大宗伯、小宗伯们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宗伯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宗氏、伯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荀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荀林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荀林父,字伯,世称荀伯,春秋中期晋国正卿,中军元帅,名将。荀林父后来因出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号,亦称中行伯、中行桓子。

荀林父活动在晋文公姬重耳、晋襄公姬欢、晋灵公姬夷皋、晋成公姬绥、晋景公姬獳(姬孺)时期(公元前636~前581年),为五朝重臣。荀林父之父亦为大夫,为晋文公执政时期的上卿赵盾属下,事迹不详待考。

在晋文公建立霸业的事业中,荀林父即崭露头角,周襄王姬郑十九年(晋文公三年,公元前633年),著名的“城濮之战”前,荀林父担任晋文公的御戎(驾驶国君戎车之战将)。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四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作三行(三支步兵队伍)以御狄”,荀林父就担任了中行即中军的主将。

其后,荀林父历任上军佐、中军佐,至晋景公执政时期出任中军元帅,主持国政。

周襄王三十二年(晋灵公元年,秦康公嬴英元年,公元前620年),秦、晋之间爆发“令狐之战”。晋军大将先蔑逃到秦国,原因是晋文公死后,晋国贵族们讨论立嗣君,都主张立年长的,派先蔑出使到秦国迎接公子雍。后因穆赢(文公夫人)大闹朝廷并指责朝臣“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执政的赵宣子等就背弃先蔑而立了晋灵公(太子夷皋)。

在先蔑出使秦国的时候,荀林父就曾劝阻他,说:“夫人和太子还在,反而到外边去求国君,这一定是行不通的,您不如借口生病而辞谢不去,免得祸患降临到您身上。在一起做官就是寮,我曾经和您同寮,岂敢不尽我的心意呢?”先蔑却没有听从。等到先蔑逃亡出国,荀林父将他的妻子、儿子和器用财货全部送到秦国,说:“这都是为了同寮的缘故。”

周定王姬瑜七年(晋成公七年,楚庄王芈旅十四年,公元前600年),晋国与楚国争强,荀林父率军伐陈以救郑,并击败了楚国军队。

周定王十年(晋景公三年,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荀林父担任中军元帅,执掌国政,率军与楚国进行“邲之战”(今河南荥阳)。当时荀林父统兵救郑国,到黄河,了解到郑国已和楚国讲和,就想回师。而当时军中将领之间意见分歧,中军副将先彀擅自率所部渡河,荀林父不得已,被迫令全军尽渡,驻军于邲。楚军由楚庄王亲自统领,楚庄主起初无意与晋军决战,后采纳伍参的意见,认为荀林父新主中军,号令不行,他的副手先彀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也各自主张,因此打起仗来,晋军必败。楚庄王认为伍参言之有理,遂命孙叔敖挥军北上,与晋军决战。而当时荀林父无意与楚军决战,遂派魏锜、赵旃先后赴楚军请盟,但这二人因与荀林父有私怨,就想挑起事端,要荀林父的好看,于是反而擅自向楚军挑战。孙叔敖见晋军前来挑战,决意先发制人,当即命左、中、右三军及楚庄王亲兵布好阵式,掩袭晋军。荀林父不意楚国大军突进,惊慌失措,下令晋军全部渡河后退,还击鼓宣布说:“先渡河者有赏。”结果中军、下军争相上船,先上船的用刀乱砍攀登船舷的其他兵将手指,船中的断指多得可以用手捧起来。整个晋军只有上军因主帅士会早有准备,得以不败。

荀林父在这次大战中指挥不力,未能说服主要将领服从他的命令,也未能约束全军统一行动,结果惨败。回国之后,荀林父请求处自己以死罪。晋景公因为晋军在“邲之战”中惨败,十分恼火,就打算答应荀林父的要求。但当时大夫士贞子劝谏说:“不行,城濮那一仗,晋军三天吃着楚军留下的粮食,文公还面有忧色,左右问有了喜事为什么还忧愁?文公说是因为楚国的子玉还在。等到楚国杀了子玉,文公才喜形于色,说:‘没有人能再来害我了。’这是晋国的再次胜利,也是楚国的再次失败;楚国由此两世不能强盛。现在上天惩戒晋国,如果杀了林父以增加楚国的胜利,恐怕会好久使人们不能强盛吧!林父事奉国君,进,想着竭尽忠诚;退,想着弥补过错,是GJ的干城,怎么能杀他呢?他的战败,如同日月之蚀,哪里会损害它的光明!”

于是,晋景公宽宥了荀林父,并让其官复原位。其后,荀林父接受教训,注意使全军贯彻一个明确的军事意图,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后来,荀林父又指挥了一次示威性的伐郑,目的是威胁郑国脱离与楚国的同盟,并与晋国重修旧好,很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周定王十三年(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荀林父率军攻灭了赤狄的潞氏(今山西潞城),为此,晋景公赏赐他“狄臣千家”。这是荀林父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建立的最后一次勋绩。

荀林父有个孙子叫荀阁,他以其祖父功高望重,遂用其祖父之字“伯”为姓氏,称伯阁,其后裔子孙乃称伯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末期楚国术士南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指出:“南公氏、南伯氏,同称之别也。”

在史籍《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南公,亦称南伯,因居于楚国的南公邑(今河南周口淮阳,一说江苏泰安)而得名。

南伯是当时最有名的楚国阴阳学家,也就是著名的术士,以观天象、卜阴阳、相面而专长。他在秦王朝最兴盛的时候就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秦始皇当年就曾对宰相李斯说:“朕身为天下之主,不能不为天下的太平着想。故楚国那从不读书的刘、项,据商公子(商鞅的后代,待考)所云,正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的两户。一户姓刘,出了个叫刘邦的人;一户姓项,出了个叫项羽的人。李爱卿,朕为你杀了赵高,你就为朕把这两个楚人杀了吧。”

李斯当时不假思索,立即朗声应道:“诺!”

然而,秦始皇没能实现他除掉赵高的愿望,李斯也未能杀掉项羽和刘邦。而且李斯由于不懂得激流勇退,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三户,南伯指得是楚国的昭、屈、景三大姓的后代族人。秦始皇灭楚国,其芈姓熊氏君族虽衰没,但其他的豪族大姓依然具有相当的实力,其中的项、刘、陈三氏中的项羽、刘邦、陈胜后来果然起兵反秦,最终灭了秦王朝。后世人以南公之语精简为“亡秦三户”,用于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在南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南伯氏、南公氏,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伯氏、南氏、公氏等。如今已经没有南伯氏、南公氏这两个复姓了。

第八个渊源:源于复姓,出自伯字开头的复姓,属于省文简化为氏。

在中国早期的历史上,有许多以“伯”字开头的复姓,如伯成氏、伯常氏等,这些复姓后来很少能够见到,极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后人将复姓简化成了单姓伯氏,形成另一伯氏族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