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了吃什么食物?夏季感冒不妨服点香薷饮
2017-01-26 19:42:31
夏月酷暑,贪凉久坐空调房,或恣食生冷,都易伤阳气,出现恶寒发热、头重脚轻、四肢倦怠、腹痛腹泻等不适,或演变为暑湿感冒、空调病等。此时,不妨服点香薷饮。
香薷饮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薷、厚朴、扁豆3味药组成。香薷素有“夏月麻黄”之称,长于疏表散寒、祛暑化湿;扁豆长于清热涤暑、化湿健脾;厚朴长于燥湿和中、理气开痞。三物合用,可奏外解表寒、内化暑湿之效。但千万记住,暑热病症见发热、汗出、不恶寒及心烦口渴者,忌用香薷饮,必用清暑益气汤或人参白虎汤。
香薷饮的做法也很简单,可将香薷10克,厚朴(捣碎)5克,白扁豆(炒黄捣碎)5克,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焖1小时,待凉后代茶频饮,饮后可发汗、祛暑,对有上吐下泻症状者也适用。
也可将上3味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水煎时需先将3味药提前浸泡10-20分钟,煎药时水量最好别少于500毫升,火宜大,时间要短,即“大火急煎”至200毫升左右;服药时,一定要冷服,防止服药后出现呕吐现象;服药后,以患者从头到脚,特别是手足心微微有汗为最佳。
香薷,又名香茹、西香薷,味辛、微温,入肺、胃经,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之功,外能发散风寒而解表,内能祛暑化湿而和中,性温而不燥烈,发汗而不峻猛,故暑天感受寒邪而致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腹痛、吐泻者尤适用。故《本草纲目》言“世医治暑病,以香薷为首药”,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但香薷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
相关阅读
-
什么是结核菌素试验
-
小孩急性喉炎严重吗 小孩急性喉炎的早期症状
-
小孩急性喉炎严重吗 小孩急性喉炎的早期症状
-
怎么提高孩子抵抗力 孩子总是发烧感冒怎么办
-
孩子发烧后马上喂药好不好 孩子发烧怎么退烧
-
这些行为对孩子来说其实是溺爱 正确爱孩子让孩子成长
-
婴幼儿便便放屁是什么原因 如何改善小孩爱放屁
-
秋天湿疹宝宝怎么护肤 一岁湿疹宝宝护肤步骤过程
-
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独立的人 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
宝宝秩序敏感期有什么用 秩序敏感期的重要性
-
小孩子思想教育要注意的四点 影响孩子一生的四种思想
-
宝宝肛门特别红是上火了吗 宝宝屁股颜色深是什么原因
-
宝宝睡眠不足会影响身高吗 如何让孩子早睡
-
宝宝不吃辅食怎么办 不吃辅食解决办法
-
春节给宝宝吃什么零食好 春节宝宝零食挑选原则
-
父母肥胖子女肥胖概率大吗 父母肥胖对子女有影响吗
-
为什么宝宝睡觉喜欢高举双手 宝宝睡觉高举双手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