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选手在比赛前的宣言中经常会说“尽力就好,重在参与”之类的话,我认为这些人很聪明,他们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即使最后输了,也不至于遭人嘲讽,一句淡泊名利便给自己找到了台阶下,这或许就是世人惯有的圆滑。但我要说的是,他们大概忘了“背水一战”是如何得胜的,置之死地往往能后生。说实话,谁又愿意将眼前的成功推走呢?名利真的是臭的吗?就是古代贤士不也是在壮士未酬难酬的无奈下才淡泊名利释怀山水而后隐居的吗?只谈过程无视结果的聪明人们,你们要表达的是淡泊谦虚还是另一种自负与虚伪呢?
当一个人把“尽力”作为自己的目标时,一切都变得模糊了,因为“尽力”是一个抽象概念,缺乏具体的标准。实际上,当一个人在屡经挫折之后,其自信力必然降低,慢慢地会觉得已无力回天,那时他就会认为自己尽力了。这其实是一个心理积累过程,由于这个目标的缥缈使它仿佛越来越远,而自己也就很容易原谅自己,也会越来越累。
一次长跑比赛中,一名本来就有些落后的选手在挣扎中伴随朋友们“尽力万岁”的呼声竟险些丢掉原有的名次。我只能说这是啦啦队的失策,他们忘了,人的惰性是天生的,人总有追求舒适的本能,在有后路走的情况下,人往往选择后退。这一句“尽力就好”刚好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给他的失败找了台阶下,于是他的松懈也就可以理解了。其实这时侯还不如给他摆明目标,将斗志传染给他,至少压力还有变为动力的可能。至此我们不得不庆幸爱迪生在实验了一千多次时没有想到这句“尽力就好”。
其实我并无意批判“尽力就好”这句话,我只是希望人们不要再把这么虚无的限度作为奋斗目标。结果是用来检验过程的,没有结果的过程又该如何评价呢?尽力只是一个奋斗历程,对于其评价只能用事实。既然你已经打算要付出了,为什么不要结果呢?你不要结果,就是懦弱地主动放弃了。
只有结果而没有过程就好像空中楼阁,到最后只有坍塌的下场;但只有过程没有结果就好比只开花的树,到头来只有花落的悲哀。
简评:
本文颠覆了人们惯常的思维习惯,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有理有据,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用问句做标题,设置悬念,在行文中又通过自问自答,循序渐进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清晰,论证缜密,引人深思。结尾生动形象,又极富哲理性,深化了文章主旨。(指导教师:王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