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冷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美国心理学家为从动物实验中获得有关爱的人类行为线索,为幼猴设计了五种人造母猴,观察“母亲”的拒绝会在幼猴的身上引起怎样的反应:第一种偶尔用压缩空气吹幼猴;第二种会猛烈晃动,致使幼猴无法爬到“母亲”身上;第三种装有弹簧,能将幼猴弹开;而第四种“母亲”的身上居然布满了铁钉。
但这四种“母亲”都未能将幼猴从它的“母亲”身边赶开,唯独第五种体内灌有冰水的“母猴”使幼猴躲在墙角,并永久地拒绝了母亲。
材料二
冷
为了获得有关爱的人类行为线索,美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组实验。他们制作了一批人造母猴,模样逼真,并且可以为幼猴提供乳汁,然后放置到关有幼猴的笼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熟悉,幼猴接受了这些“人造母亲”,在喝足了奶水之后,会依偎在“母亲”身上嬉戏。
这时,科学家们又为人造母猴添加了一些“恶劣属性”:第一类“母亲”会不定期地喷射强烈的压缩气流;第二类“母亲”则会不定期地猛烈晃动;第三类“母亲”身上安置了弹簧,可以将幼猴弹开;第四类“母亲”则浑身布满尖锐的铁钉;而第五类“母亲”身上没有任何装置,只是在其体内灌注了冰水。
幼猴们无法理解“母亲”身上发生的变化,对“母亲”的“恶劣行径”十分不满并且极度惊恐。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它们在笼中大声尖叫,并且不安地来回蹿跃。慢慢地,幼猴们开始尝试着重新回到“母亲”身边。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科学家们发现,前四类“母亲”的“坏脾气”慢慢被幼猴接受了,唯独在放置第五类“母亲”的笼子里,幼猴蜷缩在笼子的一角,永远地拒绝了“冷漠的母亲”。
素材对照与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两则主体内容相同的材料:材料一可说是“简写本”,材料二可说是“扩写本”。大体内容可以概括为:科学家用幼猴做实验,结果表明,与一般的恶劣行为相比,冷漠的举动对于心理造成的伤害要严重得多。
从获取信息的角度来说,材料一可以让读者更加迅速地获得主要信息,但材料二给予读者的信息要更加完善细致,并且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材料一就比较干瘪,缺少一些细节的铺垫与连贯,表述效果也要逊于材料二,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少“人造母亲”被幼猴接受的过程作为铺垫。
既然是“人造母亲”,那么幼猴从开始的陌生到接受这样的“妈妈”就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开始的陌生到慢慢接受,然后发现“坏脾气”,惊惶不满,继而再次慢慢接受,这样的过程才符合常理。否则的话,让幼猴从一开始就接受各种各样具有“恶劣脾性”的“人造母亲”,这样的实验未免缺少合理性。当然,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推断和想象在阅读材料时自行补充这些内容,但是假如我们作为故事的叙述者,那么一定要注意叙述的连贯性与合理性。
通过这一对比,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学会合理地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来补充一些材料中潜在的信息,这对于解答阅读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它有助于你从有限的文字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对于写作而言,同学们应当注意,你的文章(尤其是记叙文)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那就必须注意情节的连贯与合理,必要的细节铺垫是增强文章说服力与吸引力的重要前提。从另一方面来说,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更多的范文仔细体会:哪些情节是必须交代的,哪些是可以隐藏在文字背后由读者自行品味和补充的。假如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那么你的作文笔墨安排会更为得当,文字的内在张力与外在表现力也会大大增强,作文水平必然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缺少细节的描写导致叙述平淡。
为了简省文字,材料一只是简单地说,前四种“母亲”都未能将幼猴从身边赶开,而第五种“母亲”却被幼猴永远地拒绝了。其实稍加思考便知,原本“和善”的“母亲”突然变得难以接近,对于幼猴来说绝对是难以置信、惊天动地的变化,再次的适应也绝对不会是若无其事、云淡风轻的。从表述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环节正是写作应该着重注意、极力表现的,因为这最可成为文章的亮点所在。即以材料二来说,描写幼猴的惊慌失措一来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让读者对于“坏脾气”给他人的恶劣影响留下深刻印象;二来能够通过前四种“坏脾气”的恶劣进一步凸显“冷漠”的杀伤力——能使幼猴永远拒绝自己的“母亲”,这是多么严重的伤害!
通过这一对比,同学们在阅读时应当注意,要学会发掘材料中用意深刻或者描写生动的细节,那些让你眼前一亮或者心中一动的细节往往就是作者匠心所在,往往也是命题人命题的重点。仔细体会这些细节,你对于文章的理解就会比一般人深刻,把握也更加准确,解答问题也自然能够得出更加完整和准确的答案。
对于写作而言,同学们应当从两则材料的对比中具体地把握:何谓血肉饱满,何谓内容丰赡?我们写作时力图避免的空洞、干瘪、苍白等问题是如何出现的?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叙述的平淡如水?进一步来说,一篇文章中,哪些部分是我们应该极力描写和突出的,哪些部分又可以是简而言之、一笔带过的?或者更具体一点,议论文中的举例,我们该如何处理;记叙文中的叙事,我们又当如何表现?结合具体的材料仔细思考这些问题,总结其中的要领诀窍,你今后的语文学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收获。
-
2014南宁中考作文题目:十年后的自己
-
配画的古诗中秋
-
配画的古诗中秋
-
古诗造句二年级下册
-
2016北京中考政策等教育热点
-
临沂中考政策出台 六类特殊考生享加分政策
-
2016年北京中考政策的变化及亮点详解
-
北京中考内容迎来四大变化:名著阅读独立考
-
银川市三区中考招录杜绝“择校生”
-
2019年每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机会超50%
-
北京中考成绩530分以上者全进入优质高中校
-
北京初中校三年后超半数学生就读优质高中
-
桂林中招5大变化 物理化学考试缩短10分钟
-
山东临沂中考政策出台 报考可选学籍或户籍地
-
2016昆明市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
广东珠海异地中考政策有变动
-
北京发布2016年中考招生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