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基本落停了,有遗憾也有欣慰,有些感触不吐不快。为了感谢这个论坛给予我的帮助,我想把孩子的择校经历写出来,以供后来人参考。
3月份之前我还没有任何打算,全家在上海已经定居2年多,房子是学区房,对口的小学就是闵行区最好的小学,追溯其历史,已有百年,不用考试直接可以进,所以从未想过要去考试。尽管特别想回北京,但也只是心动无行动,直到3月中旬,一个猎头找了我,一份很好的工作使我动心了,再加上孩子本是北京户口,在上海长期呆着也不是长久打算,再者一直有个心结,那就是始终认为男孩子还是适合在北方养,这对于培养一个大气豁达的性格是有帮助的。经过和家人反复磋商,决定由我打前站回北京探路。
5月中旬工作基本进入正轨,我开始跑学校。由于没有任何关系,事情没有任何实质性地突破。期间北京的朋友同学轮番数落我不该这么晚回来,说现在上好学校的几率几乎没有。此时Fesco的报名早已结束,最后的机会也没能抓住。此时上海的招生已经开始,我们顺利拿到家门口那所重点小学的录取通知书,于是我们做了最坏的打算:在上海先读1年书,之后再想办法转学。
就这样毫无进展地进入了6月份,孩子回到北京了。面对孩子一串串的询问:“我去哪里读书?”,我实在是无言以对。还好,我们还可以去考试,我就不信这么好的孩子会没有人要!
我的房子在昌平,户口在海淀集体户口,我的底线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在昌平读书,不是因为昌平不好,而是今后学籍的问题。小区今年有13个孩子上学,大家纷纷落停了中关村1,2,3小,上地实验,育新,可我的孩子还没有着落。心急如焚!
13日上午6点半,全家起床了,7:30全家出发,赶往西城。
为了给孩子信心,第一站去了民团,主要是为了给孩子信心。民团顺利拿下,为了保底,当场交了校服费。
第二站赶往三里河三小,看到那个人山人海的架势,心就冷了一截儿。折腾3小时出来,我几乎失去了幻想。
第三站去的复兴门外一小,顺利拿下。和蔼可亲的复外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家途中下午3点多顺便拐进了二里沟小学,此时人已经少了很多,抱着试试的态度,参加了第四场考试。考完老师只说回家等消息。那就回家吧!也没抱希望。反正复外一小的录取通知书已经让我欣喜不已了。
14日,接到北礼士路一小电话,因为之前在门卫做过登记,老师说可以来试试,于是上午11点到了学校。结果顺利拿到录取,一圈老师围着孩子说希望能来这里读书,还给了孩子礼物。老师们的热情和耐心使我非常感动,于是当场又交了校服费。
12点多在饭馆吃饭的时候,接到了二里沟小学的电话,说录取了,让下午去学校和校长面谈。呵呵!当时的心情可以用欣喜若狂四个字来形容~
周一接到二里沟电话,确认缴费时间和地点,只给了2个小时,过期作废。此时我已隐隐觉得三里三可能是有希望的,但是为了保险,今早冒着大雨去交了费。到气象局门口的时候一个人在雨地里矗了半天,最后咬咬牙,就是它了。
中午回到单位,接到了最想去的那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三里河三小。内心激动,无奈,抓狂~
现在已经过去8个小时了,心里慢慢平静下来,凡事都有个缘分,有些事情,也许注定要擦肩而过。三里河错过了。今年9月我们孩子将成为二里沟中心小学的一员了。
回想紧张难忘的2个月择校经历,心情很复杂,最想说的就是,“孩子,无论任何时候,妈妈都会陪你走过人生的每一场考试,任何时候当你回望身后,妈妈都会在你身后望着你。”
择校结束了,我为有这样的结局感到欣慰,也从此相信,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准则,对于普通人家而言,无论如何何地,都是有机会,我们能做的就是默默做好准备。
我的孩子不算最优秀,相信很多孩子可能都比他聪明,今天是很多个辛辛苦苦的日日夜夜辛勤浇灌换来的。相信这个坛子里很多父母都有这个体会吧!
最后我想对那些因种种原因择校没有成功的家长说几句:
我一个朋友,小时候家里穷的几乎没鞋穿,每逢下雨舍不得穿鞋,总是脱了鞋子在雨地里赤脚走好几里地。初中毕业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放弃县重点中学去了一所中专。读了1年觉得还是上大学的好,于是退学,回到乡里一所极烂的学校读书,在那所学校里老师经常写错别字,英语老师发音怪的出奇,全县统考没几个及格,一年出不了几个大学生。就是那样一个环境里,他考上了浙大。毕业后,他来了北京,现在很成功!他那个省分数线几乎是全国最高的,所以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
我也没有关系,全靠孩子自己去考试,如今被海淀这所小学录取,在这个坛子里,这个学校无法和那些大名鼎鼎的名校放在一块比,但是我已经知足了,并没有觉得孩子就一定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我相信,好学校只是孩子成才的一个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更不是充要条件,还有很多因素左右着结果,比如良好的家庭教育,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习应该是一种终身行为,重要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如何持之以恒保持对于学习的兴趣,这个才是影响孩子终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