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育儿网
^
中国蒙氏教育中现存误区和对策

中国蒙氏教育中现存误区和对策

中国蒙氏教育中现存误区和对策

  在世界教育史上,玛利亚 蒙台梭利是20 世纪初的一位著名幼儿教育家。1907 年,她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儿童之家, 1909 年,在儿童之家实验的基础上出版了《蒙台梭利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美国学者珍尼特 沃斯(J eannet te Vos) 和新西兰学者戈登 德莱顿( GordonDryden)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将蒙台梭利教育法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和世界上一流的幼儿教育。日本学者相良敦子则认为,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日本的传播为日本1989 年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注入了原动力。她说:1989 年日本公布的新幼儿教育基本法是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其功臣当属‘日本蒙台梭利学会’ 国际蒙台梭利学会带给日本蒙台梭利学会的蒙台梭利教育观成为教育改革的原动力。在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蒙台梭利教育法或成为许多GJ重要的幼儿教育模式或被渗入到其它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之中,对当今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蒙台梭利教育法于1994 年开始流行,至今已有约300 多个蒙台梭利教室。然而,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只有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即实现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中国幼教现实特点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幼教的改革和发展。

一、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一) 幼教实践中过于注重蒙台梭利教育法产生的经济效应

在我国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幼儿园中,有不少幼儿园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为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入园的孩子有相应减少的趋势。一些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为了追求入园率,就打出蒙台梭利教育的大旗来吸引生源,而不顾自己本园的实际情况,匆忙购买教具,培训教师,致使蒙台梭利的学习只是形式上的,是做给家长和领导看的,而缺乏对蒙台梭利教育实质的把握,不利于孩子全面和健康地发展。

  (二) 幼教实践中只重蒙台梭利教育形式而忽略对教育精髓的把握

在我国当前的幼教实践中,学习、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风气非常浓,然而,引进与移植中的形式主义也非常严重。比如,蒙台梭利的教具是其教育法中十分有特色的部分,而在一些幼儿园中,经常可以看到在移植蒙台梭利教育法时,误认为只要将蒙台梭利的教具摆放在教室的各个区域就是在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法了,而没有把握蒙台梭利对孩子自我发展能力的认可和在此基础上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实质上,蒙台梭利课程的核心在于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以确定其个别化教学的目标,而后提供适宜的环境,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课程组织的中心是儿童,而不是教具的简单操作。

(三) 幼教实践中缺乏真正领会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精髓的教师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她指出学校教育的实际是要把科学研究的人类学、实验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与教育实验相结合,而这种结合首先应体现在教师身上。她说:我们可以假定,通过我们长期耐心的训练,已经培养出习惯于自然观察的教师,并具备了自然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态度。

蒙台梭利指出,教师不仅是环境的提供者,还是一个观察者和示范者。教师在准备好的环境中,在儿童操作教具的过程中是个观察者,观察的目的在于对儿童进行引导,观察儿童对教具的兴趣及持续的时间,甚至还要注意他们的面部表情。儿童有需要时,教师应随时出现在其身边,必要时及时给予指导或适当的刺激,让儿童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儿童操作教具的过程中是个示范者,在儿童自由选择、使用教具时,教师要做简单地示范。当儿童模仿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儿童解决的方法,而是再一次示范或引导其选择另一个新玩具。如果用蒙台梭利提出的教师准则来评价我们已经开展或者将要开展蒙台梭利教育的教师,那么有多少教师是合格的,是真正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体现蒙台梭利的教育精髓呢? 因此,培训一批真正领会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精髓的教师迫在眉睫。

  (四) 幼教实践中忽视了蒙台梭利教育法本身的局限性

蒙台梭利高结构化的课程不利于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蒙台梭利教育法毕竟脱胎于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案,再加上这种教育法的结构化程度较高,所以儿童的行为常被高结构化的活动所限制,不利于儿童主体作用的发挥。比如,蒙台梭利虽然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予儿童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时间上的自由,儿童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没有自由。因为蒙台梭利设计的教具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是固定的,儿童不能改变,她要求的只是让儿童按照某种固定的步骤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重复的练习,儿童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十分不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而且,蒙台梭利教育中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蒙台梭利方案中虽然强调个人特色,强调每个儿童自己选择教具、材料,自己操作,自我发展,但是却不能提供儿童社会技能练习的机会。这从蒙台梭利教育法设计的教育内容由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五大领域就可看出,幼儿缺乏与同伴协商合作的机会,从而忽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然而,现代幼儿教育在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同时,十分强调幼儿社会适应技能的掌握和情感的陶冶,幼儿应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如何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等。因此蒙台梭利教育针对孤立的感官进行训练,强调操作的步骤和程序,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语言交流的机会,是这一方案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幼儿园在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如果不考虑蒙台梭利教育本身固有的缺陷,而是照搬照抄,则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