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育儿网
^
兴趣班,上还是不上?

  最近这些年来,各种兴趣班火暴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学龄前儿童已成主力军。我周围的孩子有的学舞蹈,有的学轮滑,有的学书法,有的学英语,有的学钢琴……凡是4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都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兴趣班,还有少数两三岁的孩子也报了兴趣班。一个孩子同时赶场多个兴趣班的不在少数,我们邻居5岁的孩子小宇一口气报了5个兴趣班:轮滑、小制作、英语、美术、跆拳道,逢周末就赶场般来往于各培训机构,忙碌得跟小蜜蜂一样,连玩耍的时间都没有了。有媒体报道,一位11岁的孩子5年内上了30个兴趣班,由于压力太大,竟然满头白发!兴趣班原本应该是孩子热爱和感兴趣的,现在却演变成孩子的一种负担了。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让孩子上,还是不上?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给孩子上兴趣班?是培养兴趣,还是看别的孩子都在上,唯恐自家孩子落后?抑或是攀比心理作怪,让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来给自己挣面子?

  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给孩子报兴趣班,对于孩子对什么有兴趣、上兴趣班有什么利与弊,他们很迷茫。他们只知道别人都在报,自己不报就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危机感让他们很惶恐,索性掏出银子给孩子随便报一个班。这是典型的盲从。

  有的家长则爱攀比,前面说的小宇,他妈妈给他报了5个兴趣班,小宇奶奶心疼孩子负担太重,几乎没了玩的时间,劝说小宇妈少报几个班。小宇妈反驳:孩子不学习几门特长怎么行?别家孩子都在学,一个个能唱会跳、能写会画的,就咱家孩子带出去什么都不会,让我们面子往哪儿搁呀!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眼见别人的孩子会唱歌、会画画、会识字、会钢琴什么的就沉不住气了,也想让自家孩子学学特长就好。说得难听点,这种想法非常愚蠢,骨子里是虚荣心作怪。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有自己的优势,何必和别人去攀比?学习本来是件快乐的事,可如果是为了给家长挣面子,孩子的学习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勉强上兴趣班,也许给家长挣了面子,丢失的却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可能让孩子学会攀比和虚荣。

  还有一类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目标明确,他们是为了让孩子日后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不管孩子喜不喜欢,高考能加分的就报。比如让孩子学习美术、音乐等就是为了以后参加考级、加分,为升学增加优势。家长不懂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急于看到成果,看到孩子喜欢画画,就想让孩子能拿出像样的作品;孩子喜欢舞蹈,就想让孩子能上台表演;孩子喜欢乐器,就想让孩子能演奏名曲。孩子做任何事情,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保持浓厚的兴趣,持之以恒地去做某件事,出成果是早晚的事。功利心太强了,结果会适得其反。

  孩子上兴趣班并非坏事,让孩子拥有一两门特长是好事。但是,如果家长的心态不端正,很容易让好事变坏事。况且,现在的兴趣班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大多是注重技巧学习的,对于6岁前的孩子并不适合。还有些兴趣班是超前教育,对孩子弊大于利,可能花了钱却害了孩子。

  6岁以前的孩子主要任务是构建自我,发展独立个性,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不是学习各项技能。很多兴趣班迎合家长急于看到成果的心理,培训内容就是学习技巧。比如有些美术班就是学习各种美术技法。周周很喜欢画画,经常一画就是2个钟头,见她如此喜欢画画,我原本打算让周周上美术培训班。但是我考察了多家美术培训机构,试听过他们的美术课之后,发现现在的美术班基本上以教美术技能为主,评价孩子的画以像与不像为标准。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上,不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模仿美术技法。有的美术班声称教育理念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在实践之中很难做到,还是传统的教法。对于6岁前的孩子来说,保护创造力比什么都重要,至于画画的技巧,到了6岁以后再学不迟。与其把孩子送去学习技法,不如让她在家里信马由缰地涂鸦,思想和心灵都不受束缚。鉴于此,我放弃了报美术班。

  老师不当的教育方法不仅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且会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譬如学英语,传统的学语法、背单词的教学方法会让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厌恶学习。英语其实就是一种工具,学这个东西是需要语境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你家人一个是说中文的,一个是说英语的,孩子无须特意学习,会轻松掌握中英文两门语言。有的老师是这样教孩子的,猫的英语是cat,让孩子看到一个东西,先在头脑里反应出中文,再翻译成英文。如果没有英语交流的环境,纯粹要靠死记硬背单词,孩子这样学英语会非常费力,而且没有丝毫乐趣。

  有些兴趣班纯粹是迎合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急功近利的心态,搞超前教育,拔苗助长。这种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兴趣班有害无益。比如珠心算,我的小侄女晓晓所在的幼儿园给她们学习了珠心算,但晓晓算10以内的加法还不如三岁多的周周,每次都要先说一句把1记在心里。我问她为什么要把1记在心里?晓晓说老师这么告诉她的。我说:别听老师的,不能把‘1’记在心里,你拿一个手指头或者一个小石头表示‘1’就行了。所幸晓晓没学多久,在我的帮助下,几个月后把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扭转过来了。

  所谓的珠心算,就是珠算式心算,就是老师引导孩子在脑袋里想象有一个算盘,老师给出加减运算题后,他就在心里形象地拨动那个虚拟算盘,然后根据算盘珠的位置报出最后的数字。即使数报对了,孩子们对于十、百、千、万的概念也是不明白的,完全是机械的记忆。这对于他今后的数学学习一点帮助都没有,而家长却被孩子表现出超出其年龄的运算能力表象蒙蔽了。珠心算让孩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背诵那些口诀,然后在脑子里把算盘的珠子记住。在孩子还没明白加减法意义的时候,通过背诵大量的口诀,让孩子得出计算的结果。孩子尽管算出结果了,但他根本不懂这个结果是怎么得来的。

  更有某些识字班,声称可以让孩子在3个月内学会一到两千字。这种突击式的灌输法让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对识字失去了兴趣。识字,对于孩子来说其实不难,只要孩子进入文字敏感期,对文字非常感兴趣了,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结合实物教孩子,孩子在玩耍中就轻轻松松学会了,没有必要送到识字班去突击识字。在孩子的文字敏感期到来之前去学识字,就是提前学习。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好比一个人只能举起50公斤,你强行要他举起80公斤,这是会出问题的。

  兴趣班也不是不能上,但是一定要在适合的时间段选择适合的班。

  第一,要符合孩子年龄段的特点,比如在音乐、美术的敏感期内学习乐器和绘画,在4岁以前就不适合学器乐和舞蹈,因为孩子的成熟度达不到要求。6岁前的孩子不要上学习技巧的兴趣班,以免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毁灭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二,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上,依孩子的特长和天赋来选择。如果孩子上的兴趣班不是他所感兴趣的,那就是一种痛苦。我有一次在幼儿园接周周的时候,看见和周周一样大的一个男孩子,原本在教室里操作教具,玩得挺开心的。老师突然过来提醒他该去上跆拳道课了,男孩的眼圈红了,一边流泪一边说:我不想学跆拳道。那种不情愿、被迫的样子我记忆非常深刻。很多家长就是这样,不是按孩子的兴趣报名,而是按自己的想法为孩子报名。上还是不上,上哪一个兴趣班,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决定。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比如孩子专注于画画,一画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大半天,这样的孩子可以试试美术班;语言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学英语;有音乐细胞的孩子可以学乐器、舞蹈;逻辑、数理型的孩子可以学围棋、象棋;运动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学乒乓球、跆拳道、游泳等。如果孩子不愿意学,不应该强迫孩子。

  第三,选老师,看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前面说过,不适当的教学方法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毁灭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是不是懂孩子、是不是懂教育、有没有好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最后,一定不要贪多求全。给孩子选兴趣班,应坚持适量原则,让孩子拥有一两门特长是好事,但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会不堪重负。贪多求全、盲目跟风的做法不可取,弄不好可能花了钱、花了时间,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破坏了孩子以后学习的信心,得不偿失。所以,父母要重在保护孩子的兴趣,给孩子选兴趣班最好不超过2个班。

  重点提示:

  给孩子上兴趣班,首先要明确上兴趣班的目的,一定要是以培养孩子兴趣为目的,不能随波逐流或者为了跟别家的孩子攀比。

  在明确目的之后,要了解孩子,孩子对什么有兴趣,上这些兴趣班对孩子有什么利与弊。一定要在适合的时间段选择适合的班。

  第一,兴趣班要符合孩子年龄段的特点。

  第二,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上,依孩子的特长和天赋来选择。

  第三,选老师,看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

  最后,一定不要贪多求全。给孩子选兴趣班,应坚持适量原则,让孩子拥有一两门特长是好事,但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会不堪重负。

  孩子做任何事情,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保持浓厚的兴趣,持之以恒地去做某件事,出成果是早晚的事。

  ——选载自周令瑜《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