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育儿网
^
育儿-从了解你的孩子开始

 抚育者充分了解孩子的需要
 抚育者应该了解孩子全面情况,包括体格生长、智能发育、心理需求、情绪变动、性格特点、日常的生活情况、所处家庭、托幼机构及周围的社会状况:

* 了解体重、身高指标是否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体质是否健壮或经常生病?生了什么病?饮食情况如何?不但了解吃了些什么食物,还要知道进食量,才能粗略评估食物是否合理搭配,是否达到营养需求。同时,了解孩子食物口味的喜恶、进餐速度及自己吃饭的能力等。

* 了解孩子的智能发育和心理发展,如社会适应、情绪变化、个人性格及用手、用脑能力等,注意日常的行为表现,对周围的人、事、物的好恶,与家庭中亲人和托幼机构中小朋友、保教老师的关系如何,心中在想些什么及有哪些生理和心理需求等。

* 了解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内容,如睡眠时间早晚、多少及是否安宁、哭吵;吃饭是否按顿、有无兴趣,进食时情绪好坏;大小便次数,性状,能否表述;衣着是否合适,洗漱等卫生习惯是否良好,生活安排有无作息规律等。

* 了解孩子生活的环境,如家庭经济、文化情况、父母素质、抚育孩子的方法、对待孩子的态度、要求和期望等。

* 了解托幼机构的生活环境、布置、卫生制度;保教人员的素质、教养活动内容、室内外环境活动场地、老师的品德修养及教导方式等。

收集上述有关孩子的各方面信息,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这些资料,进一步评估孩子的情况,找出目前所显露的积极和消极因素,针对实际情况,调整今后的教养抚育措施,使之更为合理、更具促进作用,并能及早避免引导或处理失误,走入歧途。

 抚育者怎样去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既然如此紧要,通过何种途径和方法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成为许多年轻父母和保育人员所困惑的事。要确切了解和理解孩子,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多与孩子直接接触,经常进行沟通。

在与孩子接触中,要时时刻刻做有心人,留意观察孩子的举动表现,并进行分析,更深入地了解发生的原因;逐渐熟悉孩子对各种事物的反应,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和真正需求,从而作出判断,相应地给予满足或适当教育手法。

遇到婴儿啼哭,就要即刻根据其哭的情况,分析哭的原因,给予对应处理;如婴儿饿了要抱起哺乳,尿布湿了要换掉,包裹紧了要解松,玩得累了要让他休息,想妈妈抱就要抱和亲吻他等,要使孩子用啼哭表达的要求,当即得到满足。依此类推,通过日常护理与孩子频繁的接触,不仅可加强相互间的亲情,也使父母越来越真切地了解和理解孩子,熟悉孩子的脾气、性格和对事物的好恶。

在日常照料中熟悉孩子,最好每天能安排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与孩子同玩同乐。玩是孩子一天中极其重要的学习活动,也是养育者实施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要精心安排与孩子同玩、同乐的活动。

在与孩子一起做各种游戏时,必须随时随地做有心人。注意观察了解孩子的一举一动、情绪表露、好与恶、视听、听觉等知觉的灵敏度或正确性、动作的协调性、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及动手动脑情况;观察与人交往中的适应性、顺应性、灵活性,与父母、亲人的相互关系及与陌生人、老人、儿童交往的情况等等。要珍惜与孩子共处的时光,充分运用于了解孩子并与孩子沟通,要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人,要尊重他,平等对待,以满怀热情的爱心,和蔼亲切的态度与孩子讲话沟通,使他感到无比温馨,愿意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与教育者之间建立真挚的感情和信任感,这是培育成功的关键。了解抚育对象是实行早期教育的基础,也是随时高层次抚育观念和手段的前提,要按照孩子特点进行培育才能有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