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宝宝看牙的时候,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只要是有父母陪伴特别是妈妈的孩子在看病的时候就会大哭大闹,而一些仅由爸爸陪伴或者没有人陪伴的小孩儿则在医生的鼓励下很好的接受治疗。
瑞尔齿科国际大厦门诊部的医生梁妍女士表示,在给宝宝看牙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要求在旁边陪伴,有时是一位,有时两位、三位。这个作为医生的我们很是理解,但是很多时候,家长在一旁的陪伴不仅不能起到安慰紧张的宝宝,甚至有的宝宝哭闹得更厉害了,因而没法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大人紧张,孩子更容易哭闹
这主要是因为儿童在受伤后习惯在大人身上找安慰。如果他、她没有看到成人对其状态的情感倾注,就可能不会非常难受。比如孩子小时学走路摔伤膝盖,最初的反应可能并不是很疼,直到父母对创伤做出的继发反应。根据父母反应不同表现不一样。如果父母很焦急孩子就会大哭,或者再父母言语的鼓励下孩子会"坚强"起来。
因此,家长在陪孩子看病时,也要充分考虑孩子的这种特性,特别是在陪孩子打针、拔牙和其他治疗过程时。如果家长不坚强或不支持治疗过程,家长最好默默的离开,或让一个"更坚强"的家长陪同孩子。
感情暗示,为你的宝宝壮胆
在就诊前,家长不要将看病打针当成很恐怖的事情,这样的情绪肯定也会影响小孩子们。家长在旁边的焦虑或者窃窃私语会感染给他们。如果你反复强调告诉他们不疼,那么他们就会怀疑是否疼。你可以告诉他们去检查牙齿刷的干不干净,看看牙齿白不白,看看牙齿是否都长全了,去给牙齿洗个澡舒服一下,而且要强调愉悦的感觉,让牙齿变白,变干净等。
到了诊室,配合医生给小朋友做完检查之后,医生会对交待病情、治疗设计等等具体的操作步骤,这个时候,如果是过于复杂的病例,最好一个家长带小朋友出去,另一个可以做决定的家长留下听计划。因为让小朋友听到讨论他的病情,而且有很多他听不懂的词语,他会感觉紧张。并且很多家长会询问疼不疼难不难受等词语,那样小朋友听到一定是非常害怕了。所以尽量避免过多的在较难配合的小朋友面前讨论病情。
谈完计划,如果决定治疗了,那么等小朋友进来之后则不要给他讲的那么详细,就说冲冲水洗澡,或者抓虫子。千万不要说磨牙、钻、打针等等的敏感词语,医生会有一些针对小朋友的特定词语,家长只要给予安慰与鼓励就可以了。
在治疗过程中最好不要询问医生问题,在治疗的时候本身就是医生高度精神集中的时刻,从操作要言语安抚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如果这时问问题,那么势必或多或少影响对小孩的治疗。家长可以事先问好,或者记下,等待治疗完成或者间歇的时候问,最好不要询问过多。
说了这么多,其实预防是最重要的,如果早些检查,早治疗,那么小患者和家长的痛苦就可以大大减轻了,如果错过了时机那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让自己的陪伴变成孩子治疗的阻碍石!
-
潮方法:宝宝看动画轻松学双语
-
婴儿什么时候开始有记忆 宝宝多大开始有记忆
-
婴儿什么时候开始有记忆 宝宝多大开始有记忆
-
1岁宝宝怎么培养语言天赋 1岁宝宝怎么培养学习英语的天赋
-
如何用游戏培养孩子的社交力 游戏培养孩子社交力的方法
-
0-1的宝宝说什么比较好 0-1岁宝宝的语言启蒙
-
这样做竟能开发宝宝大脑 开发宝宝智力方法攻略
-
冬天怎么教孩子上厕所 冬天让孩子学会上厕所的办法
-
如何训练婴儿抓握能力 婴儿手抓玩具抓握玩具推荐
-
给孩子超前教育到底好不好 孩子超前学习有必要吗
-
宝宝早教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孩子多大上早教比较合适
-
亲子共读从宝宝多大开始 如何挑选不同阶段的书籍
-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教 婴儿早教怎么选比较好
-
孕晚期多走路好生产吗 哪些孕妇不适合多走路
-
新生儿常用化验正常值 新生妈妈必备
-
三岁前孩子跟谁睡有影响吗 家长应该如何给宝宝分床
-
1岁宝宝必备 3类早教益智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