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变熟悉为陌生
考试时,当你面对试题,让陌生变得熟悉,与以往的写作实践建立起链接,与以往的阅读积累建立起链接,与以往的生活经历建立起链接……于是作文素材的百宝盒被打开了,你自然就拥有了多种选择。在众多选择中,怎样的选择才是最佳的选择呢?选择的准绳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仅仅两个字:陌生。
所谓“陌生”,首先是指对生活的认识深度,因为超过了同龄人的一般水准而显得与众不同,让读者感到“陌生”。今年中考满分作文《我们的名字叫“90后》就属于这么一篇让阅卷老师感到”陌生“的佳作:
近年来、无论是网络还是报纸上,都在评论“80后”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时尚,他们另类,他们张扬着自己的个性。他们挥洒着自己的青春,而我们作为“90后”,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时代气息。
大人们常摇着头作无奈感叹状:“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好管教了啊!”我们所崇尚的音乐不是贝多芬,也不是帕格尼尼,而是一帮头上飞沙走石,衣着鲜红艳丽,说起话来口齿不清的典型的没理想没希望的“双无青年”们鼓捣出来的音乐;而我们所欣赏的文学,不是鲁迅不是雨果也不是莎士比亚,而是一群整日一脸忧郁貌似看破红尘的伤感青年们的作品。
记得我妈曾深切地鄙视我,还摇着手指说:“现在的社会啊?只要四肢健全无智力及身体残缺状况的人都能唱歌写书。像我这样五音不怎么齐全的人说不定哪天也会出张唱片呢。”我用同样深切的鄙视回敬过去:“到时候我当您的经纪人好了——虽然极有可能随时破产和遭人唾弃。”我和她总是这样,你说一句我回两句。而每次都以我妈作伤心状絮絮不止地重复“想当年,我是多么……”为结束语。
说到时代气息,我们“90后”都具有同一种气质——“忧郁”。而这所谓的“忧郁”说白了,就是装深沉,故意做出“独孤求败”的样子。记得有一次,我因考场失利而直接导致心情低落,回到家便一声不响地坐在沙发上。长长的发丝遮住了我的眼睛,昏暗的灯光使人看不清我脸上的表情。
那时的我想到一句网络上的名言:“看破红尘就先得看不起红尘。”我装成被世俗所欺骗,被上天所抛弃的样子,沉浸在自己所设置的情景中,却突然被老妈一句“吃西瓜啦!再不来吃就没有了”所惊醒。我心想:你真是的,没看见人家正伤心吗?可没等她喊第三遍,我还是抛弃了“深沉”,一边叫着“等一下嘛”,一边朝她跑去。
我们“90后”就是如此吧,叛逆、别扭、爱装深沉爱耍酷。我们常说“你已经被时代的洪流无情抛弃了”这句经典台词,我们甚是欣赏“面包落地的一面一定涂着黄油”的超悲观论点。但我们有我们的可爱,我们有我们的朝气,我们的名字叫“90后”!
作文的过程是考生发现周围的世界,了解周围的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反映出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出思维质量的高低。《我们的名字叫“90后”》的作者,在众多的选择中选择了本文的内容,是因为她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阅读者一点自己的想法,一点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我们‘90后’就是如此吧,叛逆、别扭,爱装深沉爱耍酷,但我们有我们的可爱,我们有我们的朝气”。作者从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材料——中发现了新的含义,更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特点,文章因此而显得陌生。
考试作文的“陌生”,还与表现内容主旨时切入的视角相关。今年中考有这样一篇名为《我们的名字叫残缺》的文章,因为它独特的切入角度而受到阅卷者的充分肯定:校园里的梧桐树又落叶了,光秃的树干兀自挺立,却坦然昭示着生命的开始;月亮难得圆润,如钩的一弯也能给人以皎洁的光芒;人生难得一帆风顺,却使人时时得到磨练。我们叫残缺,我们存在于人性、历史、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但请莫因为我们的外表丑陋而轻视我们,因为我们也有美的内涵。
人性正因为有我们的存在而真实。宝玉的脂粉味儿、八戒的懒惰、唐僧的迂腐、伊丽莎白的偏见……人无完人,真实却驱使着人们追求完美。外表的完美若不可求,却可以以纯净的内心来弥补身材的矮小、面容的丑陋;家庭环境的完美若不可求,却可以以高尚的品性来填补财富的匮乏、豪情的缺失。因为人性如宝石,越在黯淡的背景越能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叫残缺,我们存在于人性,人性因我们的存在而富有美的内涵。
历史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壮丽。走进圆明园,断垣陪衬着瓦砾,畦水映照着蓝天。难以想象八国联军是如何烧毁圆明园中的建筑、抢掠圆明园中的珍宝的。大火整整持续了三个多月,它是如何烧毁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又是如何灼痛着中国人民的心。圆明园不能被重建,更不能被修复。因为它记载着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更激励着中国人民去建设自己的祖国,呼吁着全世界的和平。历史因我们残缺的存在而壮丽,而富有美的内涵。
文学艺术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辉煌。《红楼梦》的结局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永久的悬念,成为曹雪芹笔下的绝唱。敦煌的画壁漫灭缺失,甚至被强人盗走,却依然在那沉睡了近千年的石窟中生辉。维纳斯虽然失去了双臂,却依然被无数的人所欣赏着,她的端庄秀美为世人所惊叹。
当你欣赏美景之时,切莫忘了我们的存在,我们存在于人性、历史、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并对美作了完美的诠释。追求完美的人们,切莫因我们的丑陋而忘记了我们的存在,请永远记住我们的名字:残缺。
这篇文章语言并不十分通畅,逻辑上也能找出一些瑕疵,但是作者审视生活现象的角度与众不同,给阅卷者强烈的“陌生”感,唤醒了阅读者对于“残缺美”的记忆,从而得到了认同。作文有时候就是这样,面对一则大家熟悉的试题,可沿着与一般思路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寻找切入点,有所“发现”。这种写作策略,往往也能平中见奇,呈现出新意,文章的立意让人产生出乎意料却是在情理之中的“陌生”。
第三,考试作文的“陌生”源于一个“真”字。情感的真挚,认识的真切使文章散发出一种个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这种感受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别人经历了类似的事情,所获得的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会让文章的立意呈现强烈的陌生感。
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陈兆施
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