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的苹果熟了!大丰收啊!”电话那端是父亲高兴的声音。而我则在镇重点初中的公共电话处高兴得跳起来。
想起四年前,那片荒坡上除了杂树就是杂草,整个一片荒地。那年,村里决定把这些荒地承包出去,父亲第一个报名承包了10亩。种什么呢?“要想有收获,不能只看眼前。”父亲说。父亲坚持种上了苹果树。果然,那些种了菜或者是庄稼的,大雨一来,就全冲毁了。
以后的日子,就是浇水,施肥,除草,喷药。再然后,补苗,嫁接,剪枝。再然后还是周而复始的管理。父亲几乎把全部的汗水都留在了那片河坡上。我们看着这些树苗一天天长高,然后茁壮地展开树枝,然后河坡上开始仿佛有苹果的香味弥漫。啊,那真是一段美妙的日子。
那时,我想在乡下上学,好帮助父亲种苹果,可父亲不同意,坚持把我送到教学条件好的镇上去,就像他坚持种苹果树一样。
我决定这个星期天不再参加补课,我要回家去看看。我来到那片河坡上,哦,哪里看得出荒坡旧日的模样,全部都是苹果树啊,不过只有我家的挂了果,一片丰收景象。那苹果的香味啊,吸引着人,不觉地就走进果树林。十亩果林,十亩鲜红,像满坡的娃娃脸,在微风的吹拂下,在枝头一颤一颤地对我调皮地笑。
我禁不住攀上最粗壮的一棵果树,想把枝头最大的那个苹果摘下来。可是,一不小心,我却从树上掉了下来。树虽然不甚高,可我还是摔得发出了一声“哎哟”。父亲听到赶忙跑过来,关切地问摔着哪儿了。我告诉他,哪儿都没有摔着。可是,他还是不放心地检查了好一阵。然后问怎么回事。我告诉他:“爸,你看,枝头那个苹果最大,它应该可以代表您近年来的收获了。我想把它摘下来,送给你。”
爸爸抬头看看那个苹果,很麻利地攀上去,把苹果摘下来,塞给我说:“吃了它!”我接过苹果,不解地看着父亲。父亲说:“傻孩子,能代表我的收获的只有你啊!我种这些苹果,目的是为了你以后上大学的学费呢!”我咬了一口大苹果,眼圈就红了……
哦,只有我才能代表父亲的收获。我突然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苹果,父亲用无数的汗水浇灌我,让我渐渐地成长。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父亲,我一定做一个最优秀的苹果!”
简评:
开头引用父亲通过电话报告丰收的话语,先声夺人,直接把我们引到收获的场景。然后文章由此跟进,作者为我们展现了收获的前提:父亲辛勤地劳作,栽种、浇水、施肥、嫁接、喷药等一系列的流汗场景,正是这勤劳的付出才迎来这样丰收的季节啊。
当然,小作者写此文的目的还不是为我们描写这一丰收盛事,文章的最后两段明白地告诉我们,这里的“收获”有双关的意义,父亲的收获不仅仅是满枝的苹果,更是在镇上上学的孩子。结尾处,小作者在心里默默地说:“父亲,我一定做一个最优秀的苹果!”把自己比作父亲的苹果,使得文章的主题深化了。而读者也因此感动了。
文章的第三段小作者安排得很好,写“父亲”坚持把“我”送到教学条件好的镇上去,就像他坚持种苹果树一样。此句看似平凡,实则是文章中最不平凡之处。此句为下文父亲说只有儿子可以代表他的收获做了伏笔,并且使小作者以苹果自喻这一结尾显得更加贴切自然。(荐评教师: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