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常感到头脑空空,即使搜肠刮肚,也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缺乏素材。所谓素材,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原材料,也就是作者看到、听到、想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古语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存在大量的写作素材,这些是直接源泉,也是主要的。另外,还有源于别人、前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写成的文章,即书本知识,它是间接材料,但它在同学们直接材料有限的前提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呢?
第一,做生活的有心人。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写作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用心观察、体会,否则,写作的源泉将枯竭。同学们要走出教室,融入大自然,融入社会,多看、多听、多思。如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时节,仔细观察田野、路边、草地、校园等万物复舒的景象;夏日炎炎时节,仔细观察狂风暴雨,观察烈日,观察高温下人们的活动;秋风送爽的时节,寒风凛冽的冬日,留意周围事物的变化;在清澈见底的溪边、湖旁,观察鱼类的安闲、游戈;在马路旁观察车辆行人的繁忙景象;在商店里、市场上,观察顾客、售票员之间怎样买卖商品……从各个角度广泛地积累材料。
第二,积极参加活动,努力创造素材。
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创造素材,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如“六·一”国际儿童节、元旦的游园活动或文艺晚会,及各种节日开展的“献爱心”等演讲或活动,在庆典中不断观察、思考,积累素材;秋天,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秋游,留心周围事物,用心记下所见; 科技活动开展的科技制作竞赛,说话课开展得到诗歌朗诵或故事演讲比赛,写字课开展的书法比赛,语文活动课开展的拼音拼读比赛、成语比赛等,在各种活动中将所获得的素材储藏在自己的脑海。当写作时,就能从丰富多彩的素材中选取合适的材料,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第三,坚持多读书,吸取素材。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坚持多读书,在读书中不断接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熏陶,并不断积累,一个好词、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一个优美句子、一个精彩片段、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积累的素材。而且,我们可以把语句、片段摘录下来,甚至把整篇好文章剪下来,日积月累,便成了一本很好的“作文选”。它将为学生提供用之不竭的素材。通过读书,学生还可以学习各种写作方法、文章结构等,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指导。总之,多读书,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写文章便有“源头活水”,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四,及时记录。
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及时地记录在本子上,也可以写成日记、随笔等形式,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动笔写作时胸有成竹,自然就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