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中国人有没有创造力?中国孩子是否缺乏创造力?举身边的两个例子来回答。其一:有一次,早上学生到校,预备铃声一声接一声响起,学生们却拥挤在教室门口,原来保管钥匙的同学钥匙忘记在家里了。全班学生根本无法进班上课。作为班主任的我,万分焦急,办法用尽,正准备最后一招——砸锁。这时,一个平时不起眼的小男孩犹豫再三,战战兢兢的走到我跟前,小声说:老师,我能把锁打开。情急之下,别无他法,只有默许他施展绝技。只见他找了把旧钥匙,三下五除二,打开了紧闭的大门,大家蜂涌而进,上课依旧。
其二例:去年有两则消息常见诸报端,春天时,工商部门披露,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人造鸡蛋,其大小、形状、甚至打开后里面的样式、口感,都和普通的鸡蛋一样,非专业人士且水准很高者很难辨别。这件事还没有下文,到了夏天,市场上又在销售一种人造豆腐,不用一颗黄豆,生产出来的豆腐畅销各地,也许你我餐桌上吃的就是这种用化工原料,生产出来的人造豆腐。
现在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了,中国人缺乏创造力吗?不,中国人根本不少创造力。从孩子到成年人,都很聪明,尽管第二例有点讽刺的色彩,可说真的,即使化学家诺贝尔再生,也要由衷的敬佩中国人的创造力了。
可一个铁的事实又折磨着中国人的神经,据统计近四百年来世界重大的科技发明,无一出自中国人之手,诺贝尔奖自创立以来,没有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获得一项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方面的奖项。似乎在这些方面,国人的创造力一下子消失殆尽。连科学泰斗钱学森临终之前,都上书GJ总理,控告中国几十年来教育的失败。钱老的话没有人想到去思考,也没有人敢不信,好像人们一下子找到中国人与诺贝尔奖绝缘的原因了,是教育一步步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是学校和老师把原先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变成了没有创造力的平凡人。今天我要站起来大声疾呼,不要把罪过都强加到老师的头上,他们是有责任,可他们柔弱的肩膀承担不起这么沉重的负担,他们只是社会的一部分,其他的种种角色,学校、主管部门、家庭、社会,乃至GJ,其实都在伸出一把把无形的黑手,共同扼杀着中国孩子的创造力。
下面笔者从4个方面来加以解说:
一、对分数的追求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思维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中国社会是个考试的时代,全社会对考试、对分数的痴迷到了一种疯狂的程度。学校要分数,老师重分数,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可仅仅老师吗,家长要不要分数?可以说没有多少家长不把孩子成绩看的比命还重要,他们到校开家长会时,第一就是看孩子考了多少分,好老师坏老师的标准,也就是这个老师所教班的成绩在学校排多少位。社会不要分数?从每年高考时各部门的紧张状态就可看出,从媒体对高考的狂轰烂炸就能看出,从各地对高考、中考状元的炒作追捧就可看出。升学率一下子成了一个地方进步的标志,成了一个地方发展的标志,甚至成了一个地方政绩的衡量指标。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学校怎能不把分数看成重中之重,否则怎么向家长交代,向社会交代,向上级领导交代,又怎生存发展?政府向教育局施压要成绩,教育局向校长要成绩,校长向老师要成绩,学校制定种种规章制度,把分数和名次挂钩,与工资福利挂钩,与老师职称挂钩,与评优升职挂钩。老师就只有辛苦自己和学生了,不问学生要还问谁要?考考考成了教师的法宝了,分分分就成了学生的命根了。学生只有沉浸在书本之中,作业之中。无休止的课程,大量的、重复的、机械的练习就成了学生唯一的生活。在这样生活中长大的孩子,创造力和创造思维必然被一步步磨尽,没有了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去做创造性的工作,怎能不勉为其难。
共4页1234下一页阅读全文
-
好奇心—认识世界的驱动器
-
婴儿什么时候开始有记忆 宝宝多大开始有记忆
-
婴儿什么时候开始有记忆 宝宝多大开始有记忆
-
1岁宝宝怎么培养语言天赋 1岁宝宝怎么培养学习英语的天赋
-
如何用游戏培养孩子的社交力 游戏培养孩子社交力的方法
-
0-1的宝宝说什么比较好 0-1岁宝宝的语言启蒙
-
这样做竟能开发宝宝大脑 开发宝宝智力方法攻略
-
冬天怎么教孩子上厕所 冬天让孩子学会上厕所的办法
-
如何训练婴儿抓握能力 婴儿手抓玩具抓握玩具推荐
-
给孩子超前教育到底好不好 孩子超前学习有必要吗
-
宝宝早教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孩子多大上早教比较合适
-
亲子共读从宝宝多大开始 如何挑选不同阶段的书籍
-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教 婴儿早教怎么选比较好
-
孕晚期多走路好生产吗 哪些孕妇不适合多走路
-
新生儿常用化验正常值 新生妈妈必备
-
三岁前孩子跟谁睡有影响吗 家长应该如何给宝宝分床
-
1岁宝宝必备 3类早教益智绘本